数字货币是区块链技术的产物,提到数字货币便离不开区块链技术。区块链(Blockchain)是指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从金融会计的角度来看,区块链可以看作是一个全节点参与的、高度可信的网络电子账本。对比微信、支付宝等应用系统的背后都有一个大型的中心数据库账本;区块链实行全网协作记账、核账,所有节点均参与记账。每次记账便会形成一个新的区块,即Block;每一个区块只能有一个节点进行打包,经解决一个数学难题(哈希算法Hash)判定信息合法后向全网进行广播,添加至上一区块的尾部并被其他节点记录。
按照时间顺序由此形成的账本链条即为区块链(Blockchain)。为了激励记账者(即打包区块者),系统将给予一定的数字货币奖励,该过程即为挖矿。由于数字货币设计产生机制决定了数量是有限的,因此形成了数字货币具有价值的共识的基础。


数字货币基于数字原理,通过特定的算法大量计算产生的网络虚拟货币。欧洲银行业管理局将虚拟货币定义为:价值的数字化表示,不由央行或当局发行,也不与法币挂钩,但由于被公众所接受,所以可作为支付手段,也可以电子形式转移、存储或交易。这便是数字货币最早的概念。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货币概念也逐步延伸,不仅仅限制于使用区块链技术。在我国,官方意义上的数字货币指的是央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即中央发行的数字货币,属于央行负债,具有国家信用,与法定货币等值。
截止至2020年07月18日,全球加密数字货币一共有5740种,交易市场23280个,总市值1.89万亿元。前五大数字货币为比特币、以太坊、泰达币(tether)、瑞波币、Bitcoin Cash,目前市值分别为1.18万亿,1820亿,642亿,603亿,288亿。作为最早发布的数字货币,比特币在过去几年发展迅速的同时也经历了诸多波折,其发展过程和近两年的价格走势如图3和图4所示。


尽管比特币、以太币等加密货币在全球仍然有着上万亿的市场,但是由于其是脱离国家信用的去中心化虚拟货币,为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我国一直在采取不断加大的行动来打击一切非法定数字加密货币,禁止ICO、禁止人民币与数字货币的交易、引导矿工企业退出、并在全国范围禁止访问涉及加密货币交易的网站等。
Libra,简称天秤币,是由Facebook新推出的一种不追求对美元汇率稳定,而追求实际购买力相对稳定的加密数字货币。Libra推出的最初旨在:希望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数字货币。
Facebook认为,全球仍有17亿成年人未接触到金融系统,无法享受传统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而在这之中,有10亿人拥有手机,近5 亿人可以上网。Libra最主要的目的是实现便捷的在线支付和转账,期望通过Libra计划,让世界上更多人群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
2019年6月18日,Facebook正式发布Libra白皮书。白皮书公布加入Libra联盟的企业涵盖支付业、出行和交易平台、电信业、区块链业、风险投资业以及非营利组织、多边组织和学术机构等27家单位。
2019年7月8日,在数字金融开放研究计划启动仪式暨首届学术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曾透露,国务院已正式批准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央行在组织市场机构从事相应工作。8月10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可以说是呼之欲出了”。
我国的央行数字货币叫作DC/EP(Digital Currency and Electronic Payment),翻译成字面意思是“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官方定义是“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
实际上,我国央行在数字货币方面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14年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进行法定数字货币研发,至今已有五年。2016 年9 月,经中央编办批准,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了直属事业单位,即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该所根据国家战略部署和中国人民银行整体工作安排,承担数字货币和金融科技的研究开发、标准规划等职能。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正式成立,开展数字货币研究。此后,该研究所在各地积极布局研发机构。2018年6月15日,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该企业由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100%控股。2018年9月,“南京金融科技研究创新中心”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南京)应用示范基地”正式揭牌成立。

在过去的五年,中国人民银行以数字货币研究院为核心,联合数家商业银行,从数字货币方案原型、数字票据等多维度研究了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行性。之后,央行召开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会议要求加快推进我国法定数字货币(DC/EP)研发步伐。数字货币作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意义已经越来越被政府认知。
当前的经济社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信用经济,货币发行和管理功能有缺陷的非法定数字货币难担当大任,核心问题在于这类可转让数字资产很难构建自身的价值支撑体系。从货币的本质看,只有国家才能对货币行使发行的最高权力,对主权国家来讲,最好的践行货币国家发行权的办法是由政府和中央银行发行管控范围的主权数字货币。我国央行推出数字货币具有重要的突破性意义。
总结下来,央行推行数字货币具有四大意义:
1.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当前全球的主流跨境清算模式是通过美国主导的SWIFT体系。未来,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会流出国界,可部分程度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替代离岸人民币/IMF特别提款权,创造央行的国际化数字信用资产,成为跨境结算的一种手段。
2.更加高效地影响货币政策。货币的定价标准更加清晰,从而大幅提升货币价格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法定数字货币的出现可以为央行的管理提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
3.实时集采货币流动数据。发行央行法定数字货币,也将使货币创造、记账、流动等数据实时采集成为可能。
4.货币追踪助于反洗钱、反恐。
扫描下图二维码了解行业图鉴1.0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